在外边看了一会儿,黛玉就重新回到了车厢里面,车厢里面如同客栈一样,分成了三个大房间。
    每一个大房间里面又分成了好几个小的隔间。
    每个隔间都是大致的一张床,一张一桌子和两张椅子。
    看着大差不差的样子,黛玉没有了兴趣,于是回到了自己的小隔间,拿着书准备干自己的事情。
    不过黛玉倒是十分的佩服康熙的魄力。
    竟然能抵住各方大臣的劝告,在大清的土地上修建这么多的轨道,而且还是在短短数年就完成的。
    虽然黛玉看了这车大部分行走的都是平原的地带。
    但是修建一条轨道的话也非常的浪费时间,金钱,精力。
    不要说轨道上巨大的铁制的蒸汽车,这个同样需要花费的巨大人力物力。
    不过显然康熙坚持的是正确的,就这个车辆在路上缩短了南北方的行进的时间,就让不少人都行不再叫嚷了。
    而且这个车的出行更方便,唯一的缺点就是死贵。
    但是显然康熙把这个车的出行的人群定在了富豪商贾权贵之间。
    黛玉正在翻译着手里的书本,突然感觉一阵晃动,几个丫鬟纷纷叫嚷着是不是地龙翻身了。
    “坐好了,一会儿就好了。”
    黛玉把手里的书抢了下来。
    林威管家跟他说过,这个车最开始出发的时候会有巨大的振动状态,但是完全没有想到会剧烈成这个样子,幸好她手比较快,没让眼前的墨水把她的书污染了,反倒是把她今天新换的衣服污染了。
    几个丫鬟连忙给黛玉找一条新的衣服。
    换下来的衣服丫鬟们立刻泡进了水里面。
    家庭票的车票包含了他们这几日的一切用水,包括洗漱,洗澡和洗衣服的水。
    这么些水全部都堆积在了这辆车的各个地方。
    黛玉第一次见的时候都担心这些重量容易把车厢压垮。
    不过黛玉的担心属于多余了,这些车最开始的本质是为了运输士兵粮草和各种的矿产资源的。
    黛玉他们一行人加上一车厢的水,并不能让车垮掉。
    震动的声音慢慢的平缓了下来,但是巨大的轰鸣以及车辆之间跟铁轨的摩擦声也非常的大,黛玉顿时担心晚上如何休息。
    黛玉同车行的工作人员打听过这种车日夜不停的前行,只是中途更换时机的时候会停下来一小段时间,其他的时间都在行进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