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胸有不平意 (第4页)
无非是艰难一些罢了。
他原本是想拉拢悟色做些事,却没想到悟色在得到大圣传承后,居然毅然决然脱离了聊斋组织,选择了与人类合作。
这和曾经的那个大圣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
这让柳先生有些意外,但也想通了更多。
能做出这种选择的悟色获得大圣传承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而柳先生无法获得大圣传承也非幸运之罪,而是必然。
纵观古今,所谓靠幸运成就大业的论调无非是成大事者自己的谦虚之词,以及后来者在憧憬与嫉妒之下演变的产物。
比起承认一个人能力出众,人们更能接受这个人的运气出众。
这样的世道和人心,柳先生真是越想越恶心,越迫不及待地将之给毁灭了。
悟色的背叛为柳先生带来了一些麻烦,但也不仅仅是麻烦。
对于柳先生而言,所有的麻烦都可以是另一种机遇。
无论外界发生何种变化,只要他守住本心,就总有马到功成之日。
这也是他来此故地重游的原因。
老猴子如今一反常态,不再阿谀奉承,不再谨小慎微,而是淡淡道:“论逢场作戏,老猴子我可比不上大名鼎鼎的柳先生。”
不是讥讽,胜似讥讽。
柳先生能够理解那种心态,更尊敬这样的老猴子。
老猴子隐忍这么多年,恐怕就是为了给大圣寻一个出色的传承者。
如今既然寻到了,那自然可以“无欲则刚”
。
说起来柳先生还有些羡慕,他自己离这样的状态恐怕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但没关系,他也许还欠缺了了一些成功的关键要素,可这其中肯定不包括耐心。
柳先生对老猴子鞠了一躬。
既是赔罪,也是警醒。
为自己曾经有过的对老猴子的轻视,向他赔罪。
为自己小觑天下人的狂妄自大而警醒。
柳先生很清楚,自己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从来就不是不会出错,而是比较擅长反省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这一个优点,说起来还是在书店里学来的。
“马将军客气了,柳某此言此行皆是真心实意。”
老猴子对柳先生的真心实意视若无睹:“柳先生客气了,站在你面前的可不是什么马将军,只是一只丢人现眼苟延残喘的可笑老猴罢了。”
柳先生对老猴子的拒绝同样视若无睹:“如果马将军是可笑老猴,柳某不知道这世间还有何人何物不可笑。”
老猴冷笑两声,冷眼看着柳先生。
尽管面上对其表现出不屑,但老猴子心里知道,这个看起来温润如玉的老者骨子里蕴含着怎样的可怕。
也许别人不清楚,他可是一路看着柳先生走过来的。
他亲眼看着柳先生一千多年前由一个穷酸书生起步,身无长物,唯有手中一卷写满妖言鬼语的《聊斋志异》。
那时候他刚刚在修行路上起步,前来花果山寻圣,欲了解大圣往事,向天下人展现一个更具体更鲜活的大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