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粹轩的名字虽然不错,可是,身为不得宠的贵人的居处,除了一个小院子外带着一颗早已经落没了叶子的海棠树之外,就只有“冷清”
    两字可以形容了。
    可是,今天的玉粹轩注定不会再冷清下去。
    不过,尽管如此,清廷《内起居注》里关于这一天仍然只是有着这么一条简简单单的记载:敦敏皇贵妃土谢图·宝日龙梅、多罗郡主觉罗·莫睛、赫舍里·罗欣偕太医共视良贵人卫氏于玉粹轩!
    ……
    ……
    “回贵妃娘娘,良贵人所咳血中带有泡沫,其量较多,而且似乎还兼有心悸不止,气喘不卧!
    且良贵人颧红,尝感胸中烦闷,咽喉灼热,舌胎发红,脉细,所以,小臣断言,良贵人患的乃是气阴两虚之症!”
    太医是个胖胖的中年人,一张胖脸就像刚出笼的馒头,为良贵人诊完脉之后,小心翼翼地对坐在屋内的宝日龙梅禀报道。
    “别说这些没用的。
    该怎么治?”
    宝日龙梅问道。
    “这事不难!
    只须取黑嘴白鸭一只,取血。
    加温酒饮适量。
    另将鸭去毛,去肠,洗净,放入大枣肉2升,参苓平胃散1升,扎定,半装沙锅中以炭火慢煨。
    取陈酒1瓶,分3次倒入锅内。
    待酒干后,食鸭及枣。
    常吃,此病便可渐愈!”
    白胖太医擦了擦头上的汗,轻言轻语地答道。
    “不用服药么?”
    莫睛在旁边问了一声。
    “格格,所谓药补不如食补,良贵人这病有些久了,用药虽见效快,可是,难以去根儿,以后复发的可能性也很大。
    还是慢慢地来好一些。
    小臣可以保证,只要良贵人能这么吃上几个月,肯定会回复如初!
    ……而且,这里面也是有药的,这大枣、人参、伏苓可都是补身子的好东西啊!”
    胖太医小心的陪笑道。
    “嗯!
    那你马上去办吧!
    我们在这儿等着!”
    罗欣挥了挥手,示意太医赶紧去置办这药膳。
    “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