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不仁,强征青壮修造宫室,又筑石道,致使农时将误。
    神仙,已经成为琅琊县最后之希望。
    而恰好,又遇到了仙山现世,且近在咫尺。
    此或所谓,天无绝人之路!
    然而,世上最残酷之事,便是于绝望中给予希望,然后又将希望夺走。
    众人拼死爬到琅琊山顶,欲求神仙救民,仙山,却不见了!
    “吾等琅琊之民,究竟是犯下何等罪孽?”
    少端此时已经心若死灰,他悲怆大呼道:“竟连神仙,亦弃吾等而去!”
    “并非神仙弃吾等而去。”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却是相老。
    相老乃是年事最高者,他此时乃是被几个半大孩子扶了上来。
    他叹息着开口:“此并非仙山也。
    既非仙山,自然无神仙。
    既然无神仙,又何谈弃吾等而去?”
    “不是仙山?”
    一名乡老惊异地开口,就连少端亦止住悲声。
    相老乃是姒姓后裔,而姒姓,为夏朝夏后氏本姓也。
    昔商汤亡夏,夏后氏为保存苗裔,弃用姒姓,以廖,费,辛,杞,相,欧阳,司空等诸姓而代之。
    虽至今已有千余年,然而相氏既为夏后氏后裔,底蕴终究非普通黔可比。
    比如相老,其学识便是琅琊县,乃至整个琅琊郡最渊博者,便是少端,平日亦十分尊重。
    “此为蜃景。”
    相老脸上亦有痛苦之色,显然他之前明知如此,却依旧怀揣希望。
    “传言蜃景乃是海中溺毙之怨魂所化,以幻象诱不知者入海而溺之。”
    “此皆幻象,虚妄也。”
    相老看着少端,认真地开口:“便如神仙之言一般,皆为无稽之谈。
    吾等尚算幸运,此蜃景出现于琅琊山上。
    若是出现在海中,吾等此时已溺毙矣!”
    “哈!”
    少端惨笑,“比之成为饿殍,吾更愿溺毙海中,葬身鱼腹!”
    “如此,尚可肥鱼,或可多活几人!”
    他虚弱地躺倒在地。
    一干乡老面如死灰。
    相老所言不错,琅琊台虽为神灵之地,然而,对琅琊县人来说,所谓琅琊台,天天得见,早已没有神秘之处。
    千年以来,琅琊神仙之传说无数,却从不曾有人亲眼见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