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爷,第十六天了,敕勒川要放晴了。
    咱们部落换了这批牛羊,就不换了。”
    “嘿,嘿。
    别介啊,今后回草原,你们需要木材。
    咱可以跟你们长期合作。”
    这是一场赤裸裸的血腥交易,
    它伴随着赵国资本最原始的压榨手段,信息差。
    铁驼子利用北疆根本不值钱的柴薪,在冰天雪地之下,跟多个部族交换值钱的牛羊,
    目前,青山寨三当家,已经拥有过四千头规模的牛群了。
    北疆等地,这是一锤子买卖,
    雪化之后,再没有下次机会了。
    等这些草原部族知道,赵国有部门专职管理木材山林,并会做出合理消耗跟分配时,
    他们就会明白,眼前慈眉善目,遵守信用,
    还总是多给他们一点木头的赵军长者,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魔。
    北疆虽然耕地少,水源也不足,人口更不用说,
    但有一点,它的林业资源,非常丰富。
    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是第一位,
    在封建时代,火能是使用最广泛的能源之一。
    而赵王周云,在山林治理上,那是花了大功夫的。
    为了保障可持续展,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应运而生。
    分区砍伐,分区蓄林,人工精细管理,这都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策略。
    赵国大规模开下,自雁霞、公屋等深山老林,开采出来的木头,堆积如山。
    甚至专业、标准化的捆扎柴薪,都贩卖到关中、河北一带去了。
    前两年,赵人还将原来的毒煤,经过多次改良,生产出来不少蜂窝状的煤块,
    这玩意有异味,比柴薪难点火,虽然烧的久,赵人却不喜欢用。
    且它在室内是禁止的,但在屋外,烽窝煤块绝对是好东西。
    所以,快则半年,多则一年。
    当这些窝在雪地里,千恩万谢的草原部族,回过味来的那天,铁驼子将会成为臭名昭着的赵国奸商。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柴薪至少目前来看,帮助了不少草原部落,度过了雪灾的难关。
    他们将原本不能活的牛羊保住了,柴薪的价值,实际已经在白灾中体现了出来。
    至于此刻放晴,还从远方赶来,第一次跟铁驼子交易的草原部族,
    基本都是纯想占便宜的草原领,他们被坑也是活该。
    当然,商品的价格是相对的,
    如果没有赵国大规模提升生产力,那铁驼子这回卖的柴薪就亏到姥姥家了。
    总的来看,火能在草原依旧是稀罕物,只是说它在赵国的价值,已经相对很低了。
    “尊敬的铁长者,黑水部感谢您的帮助,我的妻子决定给您一匹最好的小马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