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昭问道。
    马大婶犯愁了:“过去咱们村谁家也没卖过瓜子,房前屋后种几棵,只够自己家孩子吃的,哪有多余的卖?不过我都打听了,供销社里卖2毛5一斤。
    我们,卖3毛吧!”
    有人家甚至去供销社买了点回来尝尝,说是跟他们村的瓜子没法比!
    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他们不能卖2毛5,不然亏了。
    “3毛也亏大了,卖,5毛吧。”
    花昭说道。
    其实她想卖3块,但是她知道那不可能。
    在京城或者沪市的话,也许还可以,毕竟这瓜子值这个价。
    但是他们这个小县城不行,要价3块会被人打。
    马大婶突然有些不好意思,扭扭捏捏地想说什么又不敢。
    “马大婶,我说您就像我亲婶子,那是骂您呢,您也知道我那几个婶子什么样,不过我的意思你肯定懂,咱俩的关系,您有啥话不能直接说?”
    花昭说道。
    马大婶笑了:“什么您不您的,真是要当城里人了,说话这么文明,叫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那我就直说了,我不想自己去卖瓜子,虽然秋收了,但是地里的活还没完呢,一天不出工,就少赚一天工分。
    现在又是家家有瓜子,家家想卖瓜子,大家都请假,队长不会同意的!”
    这时候没有分产到户,人是闲不下来的,生产队里总有活让人忙起来。
    秋收之后还得整地,还得挖粪,还得施肥,远处的水库还要抽人过去挖,不到地冻三尺、快要过年,不放假。
    放也放不了几天,不是分产到户以后,想猫冬猫几个月都没人管。
    当然马大婶也不是一点空都抽不出来卖瓜子。
    但是她家有400斤瓜子!
    她得卖到什么时候?
    他们全村加了起来有1万斤瓜子,都去同样的地方卖,得卖到什么时候?
    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
    没准到时候2毛5都不值,就值1毛!
    “大婶看得明白。”
    花昭赞道。
    “所以你看,你能不能再跟之前买豆芽的供销社说说,问问他们收不收瓜子?”
    马大婶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