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伟江要离开双淮白酒厂时,单位负责人挽留他留下用过午餐再走,王伟江婉拒了。
    其离开后,办公室主任忙跑过来给他汇报说,“潘总,您安排我搬两箱酒放给王书记车上,他的驾驶员死活不同意,他说王书记对他有规定,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许收单位和个人送的东西。”
    驾驶员都不收东西,这让潘总不禁感叹:“看来这个王书记不仅自身要求严格,而且对身边的人要求一点也不松啊!”
    要知道,以往来的那些领导,他们的驾驶员可是巴不得你把车后备箱塞满才好呢!
    而这位王书记却截然不同,他不仅自己廉洁奉公,还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保持清正廉洁。
    真是应了那句话——“什么样的将军带出什么样的兵”
    ,我想大概就是如此吧!
    王伟江离开双淮白酒厂后,车子行驶在淮河大堤水泥路面上。
    阳光洒在河面上,清澈的河水波光粼粼,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李健见如此美景放慢车速,王伟江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
    他看到对岸的树木、房屋都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
    随着微风拂过,水面泛起涟漪,倒影也随之扭曲变形,给人一种朦胧和虚幻的感觉。
    王伟江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他想起小时候,家门口也有一条宽阔的河流,他和小伙伴们经常到那里玩耍,夏天在河里洗澡,冬天在河面遛冰,那时的他无忧无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如今,他已经是县委书记,但内心深处仍然保留着那份纯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车子继续在大堤上飞驰,王伟江沉浸在回忆与现实交织的美好氛围中,此时的他想起父母还在一千多里之外整日忙于农田中。
    他知道,无论走到哪里,那片土地始终是他心灵的归宿。
    想起自己的父母,他的心中不禁泛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
    他们辛勤劳作了一生,却始终未能走出家乡的土地。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过得简单而又充实。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把家里的几亩地打理得井井有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未有过怨言。
    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让他感到既敬佩又心疼。
    他们对土地的热爱胜过自己的生命,正是因为有像他父母那样的亿万农民由几千年前的刀耕火种,代代勤奋辛劳,发展到今天农业机械化收种文明。
    “李健,把车靠边停下,我想下去走走。”
    坐在后排的王伟江突然道。
    李健迅速做出反应,他立即减缓车速,并轻轻地踩下刹车,让车辆缓缓驶向路边停下。
    王伟江推开车门,踏上地面。
    他站在那里,目光凝视着那宛如一条白色玉带般飘落在大地上的淮河之水。
    他的脸上露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敬畏的神情,仿佛他与这片自然景观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联系。
    王伟江张开双臂,尽情享受这一刻的自由和宁静。
    他深深地吸一口气,感受着周围空气中弥漫的清新气息。
    这股新鲜的空气带着一丝淡淡的湿润,让人感到舒适宜人。
    他闭上眼睛,倾听着微风拂过水面时发出的细微声响,以及远处鸟儿欢快的鸣叫声。
    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乐,将他带入一个宁静祥和的世界。
    在这个瞬间,王伟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也体会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平静与安宁。
    站在岸边,他凝望着眼前这条奔腾不息、气势磅礴的淮河。
    它就像一条巨龙,蜿蜒曲折地流淌着,河水滔滔不绝,仿佛永远不会停歇。
    淮河虽没有长江和黄河那么宽阔,但其独特的魅力却丝毫不减。
    古代,淮河被称为&ot;淮水&ot;,与黄河、长江、济水并称为&ot;四渎&ot;,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的重要一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