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一口气说了许多。
    纪晓岚说:“今年不宜再动刀兵了!
    过了年再说吧!
    现在没人知道会怎么样!”
    刘墉也知道,以纪晓岚现在的身份不会知道更多。
    他刘墉如果不是在新疆伊犁得知缅甸之事,他也不会知道太多。
    时光荏苒,转眼过了乾隆三十三年的春节。
    而就在乾隆三十三年二月,云南传来奏报——征缅战事失利的折子,内容如下:
    臣谨奏,为奏闻征缅战事紧急战况,仰祈圣鉴事。
    乾隆三十三年二月,我军入缅境后,一路艰难前行,与缅军多有交锋。
    至近日,我军行至木邦附近,遭遇缅军主力倾巢而出,以数倍之众将我军围困。
    彼时,敌军攻势如潮,四面合围,我军陷入绝境,粮草渐乏,箭矢将尽。
    在此危急存亡之际,明瑞将军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指挥若定,力保大军不乱。
    为使大军能够突出重围,明瑞将军毅然决定亲率精锐断后,与观音保、扎拉丰阿二将,及五十身着黄马褂之御前侍卫,领三百八旗劲旅,拼死抵挡缅军。
    断后之时,明瑞将军与将士们深知此番恐难全身而退,然皆毫无惧色,先集体朝着北京方向庄重叩,以表对我大清、对陛下之忠诚与眷恋。
    而后,割下辫子,连同明瑞将军之印信,郑重交予臣索伦,令臣突围后呈于陛下。
    最终,明瑞将军及所率将士,在与缅军的激烈拼杀中,力战不支,全部壮烈殉国。
    他们以热血和生命,践行了对国家的忠诚,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歌。
    臣虽率部分军队突出重围,但心中满是悲痛与愧疚。
    此次战事失利,皆因臣等谋划不周、指挥不力,致使国家损失良将,军队遭受重创。
    恳请陛下降罪惩处,以正军法。
    臣深知缅事未了,边境仍不安宁。
    臣愿戴罪立功,重整旗鼓,厉兵秣马,以待陛下再次下令,必当竭尽全力,雪此战败之耻,为牺牲将士报仇,保我大清边疆太平。
    伏乞陛下圣裁。
    臣索伦谨奏
    乾隆三十三年二月十二日
    乾隆看到这奏章后差点昏厥过去,满朝文武无不为明瑞将军动容。
    乾隆强撑着身体,将那封折子狠狠摔在地上,怒声咆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明瑞乃朕寄予厚望的肱股之臣,竟落得如此下场!
    缅甸小小蛮邦,竟敢如此猖獗!”
    满朝文武皆跪地不起,大殿内一片死寂,唯有乾隆的怒火在空气中熊熊燃烧。
    退朝之后,纪晓岚心事重重地来到了修书处。
    刘墉见他神色凝重,心中已然猜到几分,轻声问道:“可是云南战事的消息传来了?”
    纪晓岚长叹一声,将折子上的内容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刘墉。
    刘墉听闻,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身子晃了晃,险些站立不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