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郑太后,约莫是年轻的时候做了不少亏心事,总想着佛祖在天上原谅宽恕,每日都要烧香念佛一个时辰。
    景阳宫里设了小佛堂。
    原本放着一尊六尺高的镀金佛像。
    从昨日起,就换成了三尺高的赤金佛像。
    佛像是变小了一半,金子却都是真的,如此才能体现太后娘娘信佛的虔诚之心。
    这佛像是南阳郡里的十数个能工巧匠花了半年之功精心打制出来的。
    面容安详,栩栩如生。
    细细端详之下,柔和的眉眼竟有几分肖似郑太后。
    这才是郑太后心情大悦的根本原因。
    “韶华这丫头,确实有心了。”
    郑太后烧完一炷香,心情愉悦,随口对赵公公笑道:“还特意抄了一箱子经书送来。”
    这经书是不是出自郡主之手不重要。
    郡主说是,那肯定就是。
    赵公公想着古籍里厚实的银票,心头也像热炭一样,笑着附和道:“郡主对太后娘娘一片孝心,以后娘娘稍微照拂一二就是了。”
    顿了顿,又惋惜地叹了一声:“那新式辕犁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郡主特意献给太后娘娘。
    可惜,王丞相从中作梗,工部那边至今还在推脱,不肯推广。”
    提起此事,郑太后脸色冷了一冷,哼了一声:“左真一事,王荣吃了闷亏。
    王荣这是要借着此事扳回一城。”
    “为了一别苗头,视农耕利器为无物。
    这等胸襟,根本不配为丞相。”
    赵公公一副小人嘴脸:“等皇上来景阳宫了,太后娘娘可得好好和皇上说道说道。
    不能轻易饶过王丞相。”
    郑太后又是一声冷哼。
    ……
    大梁以孝为本,太康帝对郑太后这个亲娘也是真的孝顺,几乎每日都来景阳宫请安。
    傍晚,忙完政事后,太康帝便来了景阳宫。
    郑太后和颜悦色的迎了太康帝进殿,令人去请太子和宝华公主,才两岁的二皇子就算了,还是个离不了乳妈的奶娃娃。
    太子一来,四个伴读也随之而来。
    宝华公主的身边,除了姜月华姜莞华之外,还多了一张新鲜脸孔。
    十三岁的窈窕少女,身着粉色衣裙,皮肤白净,甜美可爱,一笑时脸颊边有两个小小的笑涡。
    这个少女姓范,闺名嘉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