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南宫一游 (第2页)
南宫宫殿群,除了彰显雍容大度的皇家气派外,也是庞大政府机构所必须。
却非门内却非殿,本是南宫正殿。
建武元年十月(25年),光武帝车驾入城,幸却非殿,定都洛阳。
却非殿便成了光武帝处理国家大事的朝堂。
许多军国大事均由光武帝和大臣在此议决,进而发布全国。
明帝永平年间,造崇德殿,代却非殿为南宫正殿,直至汉末。
左丰说,今汉初时,北宫年久失修,故而一切事务皆在南宫处置。
明帝即位后,方才大修北宫。
刘备欣然点头。
做一个好黄门令的前提,必然要先做一个好向导。
嘉德殿在明光殿北,殿前有嘉德门,乃周时九龙殿旧址。
九龙殿汉时已毁,只有九龙门尚存,九龙门时为嘉德殿正门。
九龙门立三铜柱。
每柱有三龙缠绕,故而称为九龙门。
陛下继位后,追认亡父为孝仁皇(只称皇,而非帝),尊称母亲董氏为孝仁皇后。
奉居嘉德殿,改名为永乐宫。
换句话说,陛下并未尊自己的母亲为太后。
时下,称太后者,只有窦太后一人。
然而。
陛下既已为帝,从尊号的继承关系上说,孝仁皇后自然而然就成了孝仁皇太后。
故而南宫有二后。
太后召见外臣,必设屏风。
由亲随中常侍通禀。
刘备这便趋步入殿,自跪屏下:“臣,刘备,叩见太后。”
“抬起头答话。”
颐指气使的声音,自屏后传来。
“喏。”
刘备缓缓抬头,只见屏风后人影婆娑。
居中正坐的自是太后,围拢在身旁的多半是陛下妃嫔。
“先前所献之物,朕甚欢喜。
临乡侯费心了。”
“谢太后。”
刘备再拜。
“听闻是要了段太尉的宅子,住在殖货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