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临乡侯可自行安抚。
    话说北伐大捷,朝廷为犒赏高车、南匈奴、乌桓各部,颇费钱财。
    且引胡人南下归附,又是本朝既定国策。
    所以,只需不空费朝廷钱粮,胡人南下归附,我家皇帝陛下还有朝中百官并无反对。
    我家陛下不意外。
    既不花他的钱,又能多收献费。
    正如坐视刘备广纳流民,何乐而不为?
    为何朝中百官亦无声?
    刘备不敢大意。
    又去信崔太尉,询问缘由。
    崔太尉回信道:诸君之血尚未干。
    满朝文武皆戚戚无声。
    刘备叹了口气。
    刘郃、陈球等一批正直士人被处死后,“朝政日非”
    。
    果然如此。
    大儒蔡邕又说了另一种可能:“四百年国祚将尽。
    人心思乱,亦思变。
    故而,坐视不理。”
    恩师亦来信:“但纳无妨。”
    鲜卑到时,已天寒地冻。
    乌压压的鲜卑游骑,压着帐篷高车,沿官道一字排开。
    人马皆无声。
    天地多悲怆。
    刘备请来副伏罗氏,登西阙眺望。
    副伏罗氏这便认出旗帜:“乃是东部鲜卑素利部。”
    檀石槐死后。
    原联盟“东部大人”
    所领属的素利、弥加、阙机,等若干小集团,散布于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
    恰逢高车南下抄掠,各自又互相攻伐。
    牛羊牧民,损失无数。
    生活艰难,无以为继。
    趁大雪前南下,归附汉庭。
    最盛时有一千余落,数万人口。
    如今只有亡胡千家,一万余众。
    见众将目光皆看向自己。
    刘备这便冲副伏罗氏耳语数句。
    副伏罗氏眸生异彩,这便转身返回府中。
    不久,一辆御赐安车从临乡侯府驶出,刘备半路上车,在史涣、典韦,以及众绣衣吏的保护下,向鲜卑部驶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