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丽有些迟疑,“其实可以托运一部分吧!
    托运是很便宜的!
    一斤要是加价五毛钱的话,肯定有的剩!”
    “托运一部分,自己背一部分,那就能百八十斤了吧?”
    钟淑琴说道。
    “不要只拿一种,被查到了,也好解释。
    咱们多拿几种,每样几十斤。
    送给同学的不值钱的土产,这都能说得过去的理由,你们说是不是?”
    卢芳芳说道。
    李向南:“其实还有一种方法的。
    不过这种方法需要你们家里有特别可靠的人。
    比如你们可以从邮局邮过来。
    那也不能太多,一回二三十斤还是行的。
    这样的成本肯定要比你们带过来的高一点。
    但是只要特产的品质好,我还是能给你们争取一点利润的。”
    谁不心动啊?
    其实大家都清楚,寝室里最不缺钱的是李向南。
    她翻译的稿费是多少?刚开始大家好奇,可是,不是很熟,不好意思打听。
    时间久了,大家也知道个大概了。
    大家觉得,李向南真的不至于倒腾这些东西挣钱。
    人家翻译的报酬,一个月百八十块呢。
    现在的工人工资普遍是三十多块啊。
    “你的亲戚什么特产都要吗?”
    卢芳芳问。
    “我到时候和他说一说。
    估计只要京都附近不产的东西他都能要。
    品质好一点,价格肯定要比供销社给的贵一点儿,但肯定不会高太多。
    毕竟也都是匀给亲戚朋友了。
    而且我劝大家找你们那里那种遍地都有的特产。
    比如我下回回来的时候,我肯定带点干蘑菇、榛子。
    我们那里家家都有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