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为了他侄女,他费这么大劲整这些东西干啥?
    当大地里的雪都化尽了的时候,大伯就开始张了村里的人种毛葱,种香菜,种小白菜,菠菜。
    女人们在村部挑种子,男人就下地干活了。
    都是干活的好手,种菜速度也很快。
    晚上的时候苫上草帘子。
    早晨阳光上来了,再让人把草帘子掀开。
    不管是村里人还是外村的人,都说李村长这是要干什么呀?
    菠菜,白菜,香菜,虽然种的早了点,但是种法也和平常一样。
    怎么种了这么多毛葱?
    而且他这毛葱不是以往种毛葱那样,一个穴一个穴的往里种。
    这回跟种韭菜似的。
    当然了,没有韭菜种的那么密。
    知道这事儿缘由的,除了李向南,就是村里的几个干部了。
    但是他们的嘴都闭得紧紧的。
    谁也不多说。
    这事要是成了皆大欢喜,要是不成的话少说话,省着被笑话。
    就在通常年份里,大家才开始种毛葱的时候,百安村的地里毛葱都发芽了。
    毛葱一发芽,大伯就让村里人用风干大半的柳条子在从地垄支起弓形的支架。
    不能用鲜柳条子,鲜柳条子插进去就能栽活了,发芽了。
    晚上的时候草帘子就搭在支架上。
    这就省得直接盖上,会损坏了葱芽。
    再过几天种下的小菜也开始发芽了,也用的是同样的方法。
    晚上用草帘子盖上保温,白天的时候再把草帘子掀开。
    真是费事又费力的活。
    但是村民不觉得。
    这活干一天就能挣上四到五个工分。
    不说和秋收的时候割麦子割黄豆比,就和其他农活比都要轻松多的多了。
    到播种的时候,该播种就播种。
    李大伯就找村里年老体弱的或者女人来菜苗地里干活。
    这个时候李向南已经收到周博辰的第三封信。
    这回又告诉李向南注意查收包裹。
    还要问她为什么不写回信?
    李向南是没有回他第二封信。
    这回的包裹里除了钱和票之外,还有一条很漂亮的丝巾,一块花布。
    重要的是几本书。
    是有关家禽家畜养殖的专业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