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呢,原因不复杂,一个字,穷!
    小琉球上没啥特产,还处于热带,到处都是沼泽树林,建港之后连补给都要渡海运送,等于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呃……这恐怕要和陛下有关了。”
    看到皇帝迷茫的神色,袁可立咬了咬牙没退缩。
    “……朕不记得下过与小琉球有关的旨意……对吧?”
    这下更让洪涛发懵了,左思右想没得出结论,但也不敢确定从来没说过,只好转头去向王承恩求助。
    “陛下还记得金鸡纳树吧?”
    不等王承恩出面给皇帝作证,袁可立先出言点明了由来。
    “……树又怎么了?”
    “这种树喜热喜潮喜高,在福建广东种植了许多年始终不见起色。
    据农户说生长缓慢、多年也不成材。
    可种植园的贷款终归还是要还的,于是就有福建人另辟蹊径,偷偷跑到小琉球上栽种。
    结果居然成了,树苗到了岛上反倒生长良好,一年之后比在福建等地种了两年的还高。”
    “等等……别说了,朕大致上明白了。
    是不是福建农户跑到小琉球种树,和当地土着发生了冲突,这才要采购兵甲利器筹集更多人手,渡海去抢夺土地?”
    说到这里洪涛终于算是听明白了,说与自己有关吧,确实不全错。
    金鸡纳树与可可树、橡胶树、烟草、辣椒、番麦、番薯等南美作物是同一时间抵达大明的,也是一起培育的。
    但十多年下来别的农作物都有或多或少的成绩,唯独金鸡纳树产量总是很低。
    水土不服呗,洪涛知道原因在哪儿,但一直都没顾得上调整。
    怎么说呢,他本身不畏惧疾病,甚至不怕毒药,自然也就没有动力去弄特效药。
    如果还像某辈子里那样也会得病,估计现在金鸡纳树早就在吕宋和安南大面积铺开了。
    可他能疏忽,当初选择了大面积种植金鸡纳树的福建农户们却无法忽视,身上还背着日月银行的贷款呢,还不上债务就得去当苦役了。
    于是他们就开始想歪招儿,不知道哪位想起了海对岸的小琉球岛,上去一试居然成了。
    福建人有个习惯,干啥都抱团,这次显然也没例外。
    有一个福建人找到好东西,马上就有一个村的福建人到场,然后是一个县、一个州、整个福建!
    这么多人跑到小琉球种植金鸡纳树,而且还要选择山坡地种,势必会与当地的高山各族群有接触。
    掰着脚趾头都能想到接触的后果,那就是谁也听不懂谁说什么,然后开始动手。
    刚开始肯定是福建人吃亏了,他们不甘心,也不害怕,回去召集更多人手,购买兵甲利器,开始为了生存空间战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