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长安大道连狭斜 (第2页)
“我儿书信上说此次去了许多地方,可是长了大见识?”
杨忠端坐下,吹了吹手中滚烫的茶水。
“途中所见所闻确是与往日不同,儿学到了许多,只是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有机会儿再细细说与父亲听。”
杨坚的前十三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寺庙中度过,而这三年游历的经历可以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去过很多很多地方你才会知道这世上有很多很多人,他们有着纷繁复杂的思想,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而这世上也从来没有所谓的对与错。
“我也要听,我也要听。”
依偎在杨坚身旁的嫣儿道。
杨坚摸了摸她的小鼻子宠溺道:“好。”
此次杨坚回府的原因之一是母亲年纪大了,思儿成疾,再者他也到了入仕的年纪。
“过些时日,我便上书为你谋个合适的差事。”
普六茹忠抿了抿口中的茶,甘甜清澈。
“儿还不想这么快入仕,儿想先入太学学习,了解一下长安的风土人化再考虑为官。”
杨坚还是想先观察一下长安的局势。
杨忠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认定儿子是一个有主见的人。
“这样也好,为父安排便是。”
他道。
杨坚回府的第一个月一直安心呆在府中照顾母亲,他自出生便极少与母亲见面,如今回了家中正好尽孝道。
三月初三,黄道吉日,宜嫁娶,卫国公独孤信嫁女儿,杨坚的父亲准备趁此机会将自己引荐给众人。
是夜,那雕着精美纹路、挂着细软流苏的贵族车马纷纷朝同一个方向赶去,街的尽头是唐国府。
独孤家的女儿嫁的是唐国公李昞,李昞年纪轻轻便承袭了父亲李虎的爵位。
唐国公家为陇西李氏,赐鲜卑大野氏,位居八柱国之一,地位显赫。
宇文泰曾设八柱国十二将军制度,并将自己的汉人将士皆赐予鲜卑姓氏。
八柱国分别是周公宇文泰,广陵王元欣,唐国公李虎(赐大野氏),卫国公独孤信,赵国公李弼(赐徒河氏),楚国公赵贵(乙弗贵),燕国公于谨,梁国公侯莫陈崇。
顾名思义,柱国即为国家的柱子,是政权的核心人物。
其中尤以宇文泰最为突出,其地位早已超然于八柱国之外,是政权的实际统治者。
宇文泰之于西魏,如同曹操之于东汉,天子不过是一个傀儡,可惜他大业未成而中道崩殂。
而杨坚的父亲为十二将军之一,虽也同属于权利的中心,但地位不免较八柱国要低一些。
婚宴前,杨忠便领着杨坚拜见了各位长辈,多不过是一番客气的言语,唯那独孤信言语间有亲近之意。
杨坚想到父亲常说起自己与独孤信的往事,那时父亲还是独孤信的部下,适逢战乱,两人一同颠沛流离,算是患过难的兄弟,后来父亲跟随独孤信投奔了宇文泰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独孤信见杨坚,不由赞叹此儿风骨,非世间人。
他儿子众多,但资质平平,而杨坚眉宇间皆透露着沉稳之态。
杨坚见独孤信,一眼瞧见的是他那张脸,在这样的年纪竟还如此俊美。
坊间传闻独孤郎容貌俊美,更有侧帽风流之美誉,百闻不如一见,想必他的儿女个个也非凡品。
及至新娘子进门,步履缓缓,珠帘蒙面,手执却扇,身穿缕金百蝶穿花绿鸾衣,曵地裙摆上的几只彩蝶绣得栩栩如生,华贵无比。
虽瞧不见新娘子的脸,但瞧那身段、听得那步摇的簌簌声,便知是个美人。
新郎官看上去却有些瘦弱,中气不足,偶尔还带两声咳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