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如此体恤下属,我定会全力以赴。”
    杜审言心怀喜悦,这样一来,能解决不少读书人的生计问题。
    如今许多士子找不到安身立命之处,只得去酒馆茶楼做账房,但这并非他们的理想归宿。
    士人常言“文武之艺,售于帝王之家”
    ,没人愿沦为账房先生,他们都渴望进入仕途。
    然而朝廷职位已满,哪还有多余之地供士子栖身?新增部门意味着多出职位,总算为他们提供了一些机会。
    处理完此事,杜审言方才离去。
    李杰浏览了提交的文章,大多辞藻繁复,且以文言书写,看得他头昏脑胀。
    “小高,你来看看,这些你能理解吗?”
    李杰唤高延福来帮忙。
    “殿下,这……”
    高延福苦笑,他的文化水平有限,怎能读懂这些深奥的文字?不过念出来还是可以的,毕竟太监必须识字,否则如何宣读圣旨?
    “怎么,你看不懂?”
    李杰问,若连高延福都无法理解,这些文章如何发布?难道仅面向士人?不,他希望全长安城的人都能读懂。
    “殿下,这些字我认得,但有些意思我不太明白。”
    高延福以为李杰在测试他,但他确实不懂,也不便装懂。
    万一李杰追问,岂不露馅?于是他坦诚相告。
    “嗯,连你都看不懂,这些该如何发布,让全长安的百姓都能理解?我太信任杜审言了,早该先过目一下。”
    李杰摇头道,杜审言呈给他的,怎敢用通俗语言?那样岂不是暴露了自己的水平不足?因此文人们通常会给李杰写诗赋,挑选那些深奥难懂的。
    李杰翻阅了一遍,还有几篇是对四书五经的读后感,引用典故颇多,读起来就像古时的高考作文。
    李杰挑了两篇较为浅显的,叹了口气:“看来还得我自己动手,他们写得好是好,只是不够通俗,这样的我也看不懂。”
    李杰思考片刻,决定亲自撰写,他描述了长安城外工程的进展,并编写了几则广告,当然是为自己的香水造势。
    想了想,这种方法不行,没什么亮点,不可以,得开设个栏目,写些小说吧,毕竟小说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