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这个冬天,咱娘俩怕是没法过了”
    王氏知道儿子说的有道理,就是有点担心:“贵儿,那城里人生地不熟,你一个人能行么?”
    “娘,你放心吧,我肯定能想到办法挣钱”
    王遇贵笑着安慰母亲
    说干就干,他接连又努力打了好几天鱼,换了些物资,大部分留给母亲和张大娘,自己就带了六个铜板,十个玉米饼子,五个窝头,一袋咸鱼干就上路了。
    当然,他把阿黄也带走了。
    巫婆要毒死阿黄,阿黄不能留在村里了。
    ……
    王遇贵和阿黄,一人一狗,来到了王田县城。
    王遇贵不死心,又去那些饭庄客栈毛遂自荐了一番,他还是优先考虑找个店小二,跑堂的之类的工作。
    结果,又被一一拒绝了。
    看来这县城里服务行业已经市场饱和了,每个坑都有罗卜了,自己没法插进去。
    那做什么好呢?
    王遇贵在街上溜达,突然看到前面有个小广场上有叫卖声。
    凑过去一看,哎呀妈呀,原来是在叫卖人呢!
    这,大概就是古代的人力市场?
    老的小的,男的女的,插了个标签在等着有钱人来买。
    人伢子在一旁高声叫卖,忙得相当起劲。
    在现世,这就是明目张胆的贩卖人口啊,是犯法的!
    重罪!
    王遇贵看了一会儿就看不下去了,把人当商品买卖,真是岂有此理!
    原来他以为他家就是这个社会最穷的,没想到还有比他家更穷的。
    他家虽穷的叮当响,但好歹还没到卖儿卖女的地步。
    这得感谢他伟大的寡母王氏,一个人,拉扯一个儿子,那么艰难,即使讨饭,也从未想过卖儿子。
    “唉,娘是个好人啊”
    “我一定要想办法挣钱,让她过上好日子”
    王遇贵感叹
    王遇贵带着阿黄在街上转了一天,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天快黑的时候,他带着阿黄来到了城里的一个桥洞下。
    这是他白天就瞄好的地方,晚上他就住桥洞了。
    他必须住桥洞,因为他没有钱。
    打的鱼全换了米面了,大概够他娘在家吃一个月。
    他自己带的干粮最多吃一个星期,他必须在一个星期内找到工作,否则他就会饿死街头。
    “幸亏还有这桥洞,可以挡挡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