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县笑了笑:“贵子倒也谈不上,只是侥幸中了个探花”
    突然又问:“那你的画艺是在哪里学的呢?”
    王遇贵又编瞎话了:“说来话长,机缘巧合,偶遇一位世外高人,跟他老人家学的。”
    刘知县听了,甚感神奇,对王遇贵又多了一份好感。
    刘知县还特别送了些书和好些纸笔给王遇贵,鼓励他多练练字,多看书,等他学好了,他可以推荐他去参加考学。
    王遇贵一听,心里很感动,这刘知县可能是自己遇到的第二个贵人吧。
    去考学,谋个一官半职的那比开画室又强多了。
    进体制内,做个有编制的人,那可是他现世父母一直期待的事。
    从王遇贵上大学开始,他爸妈就一直念叨着让他毕业后考公务员。
    “公务员才是铁饭碗,打工始终是不稳定的”
    “只有公务员才能旱涝保收,风吹不到,雨打不到”
    “我跟你妈卖鱼做生意虽然能挣些钱,但是咱们家的辛苦你也是知道的”
    “我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过年才能休息几天”
    “平时都舍不得休息”
    “就这样,还要担心生意不好的时候”
    “儿子,你的两个姐姐,我是不指望了,我就指望你能考个公务员”
    “把咱家这做生意的命改改”
    王遇贵他爸经常这么念叨
    “是呀,遇贵,听说公务员的福利特别好”
    “经常发东西,今天发这个,明天发那个”
    “听人说不仅过年过节发东西,平时也有发不完的东西”
    “他们吃的用的都是国家包了,对了,还有医保社保”
    “听说他们那个公积金很高,买房子基本不用自己掏钱了”
    王遇贵的妈妈也经常在家游说儿子,又举例说镇上某某某的儿子考了公务员在哪个单位工作……
    就连王遇贵的两个姐姐也希望弟弟能考个公务员。
    他大姐说:“我也想考,咱俩一起考,虽然考上的希望不大,但是碰碰运气也好呀。”
    他二姐说:“弟呀,你二姐读书是不行了,你要是能考个公务员,也算是给我长脸了,咱们家在体制内也算有人了,你的小外甥也会为你骄傲的。”
    王遇贵担负着家族重望,他一毕业还真就去报考了。
    结果,笔试只考了40分,第一轮就被刷掉了。
    不过,王遇贵的家人们并不气馁,鼓励王遇贵继续考。
    王遇贵屡败屡战,前后考了三次,最后一次终于过了笔试,取得了面试资格。
    但是面试的时候又被刷掉了!
    他大姐考了两次都没过笔试,后来就放弃了。
    但是他大姐鼓励他继续考:“你笔试还过了一次,都进入面试了,就差一点了,应该再试试!”
    王遇贵在现世的考公之路还在继续中……
    唉,王遇贵叹气,自己这命啊!
    在现世,不是在考公,就是在考公的路上……
    到了古代,想翻身,还是躲不开考学这条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