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养心殿。
    乾隆拿着一本书,看了一卷,问身边的李玉:“这个作者浪三,你去查清楚了吗?”
    李玉慌忙行礼:“皇上,奴才派人去打听了,只知道这本书,是礼部侍郎的二儿子曹毅公子发行的,据说他不是作者,只是出版此书,真正的作者,没有人知道。”
    乾隆沉思了一下:“曹家有个大公子,叫曹松,听说才学不错,会不会是他写的?”
    李玉回答:“应该不会是曹松,此人正在苦读,准备科考,应该没有时间去写闲书。”
    乾隆又问:“曹家除了两个公子,还有其他孩子吗?”
    李玉如实回答:“还有一个7岁的三子,和一位小姐,听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一个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小姐,实在没有理由写这么复杂的小说啊,乾隆严厉的对李玉说:“继续去打听,一定要找到这个浪三,这么一点小事也办不好。”
    李玉磕头,一身冷汗的退出来了。
    殿外,李玉的徒弟小顺子马上迎过来:“师傅,发生什么事情了?”
    李玉叹道:“还不是那本琅琊榜,皇上是爱不释手啊,让我去找作者,可是我跟踪了曹家公子三个月,硬是没有找到作者是谁?”
    小顺子说:“师傅,你看哈,书是从曹府出的,我们跟踪这么久,也没有看到曹毅跟别人接触,你说是不是就是曹府的人写的?”
    李玉也曾经怀疑过,可是调查以后,觉得曹府没有人能写出这样的权谋小说。
    先说曹大人吧,他管礼部,接触的人和事,都是跟礼仪,祭祀,餐宴有关,就算懂一点权谋,但是要策划一个梅长苏这样的人物,估计是很难的。
    曹松虽然学识不错,可他连宫门都没有进过,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如何懂得权谋?还有曹毅,那就不用说了,除了喝酒打架,什么也不会。
    如果不是皇上警告,他真想把曹毅抓来打一顿,问出作者是何方神圣。
    乾隆还在内殿继续看琅琊榜,这本书他已经看了三遍了,不知为何,书里的内容,让他联想起来自己的皇叔们。
    想当年,八子夺嫡,腥风血雨,自己的父皇也是几经生死,才坐上了那个位置,当年父皇为了巩固皇位,杀了年羹尧和隆科多,而书中的侯爷谢玉,与年羹尧相比,真是过犹不及啊。
    故事是因为皇上杀了忠良为线索的,乾隆又想起了明朝皇帝朱元璋,忠臣杀尽,留给孙子的江山,最后被儿子推翻,也是死伤无数,惨烈无比。
    琅琊榜,似乎每个历代皇帝,都有他们的影子,也好像又不像,这种奇书,不知是出于何人之手啊。
    好书是好书,作者不愿意抛头露面,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是皇家事,一不小心来个诛灭九族,谁也害怕啊。
    这天,曹致远曹大人上完早朝,跟同僚一起走出乾清宫,只见一个年轻大人,急匆匆的走到曹大人身边:“曹大人,小的有几句话想跟大人说。”
    曹大人看见是尚书房的李大人,忙行礼:“李大人,您找我有事。”
    李大人只是皇孙的师傅们的手下,平常也也没有实权,纯粹就是一个做事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