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加身
    赵匡胤道:“你只要忠心报国,就是对我最大的感恩了。”
    赵普道:“太尉,此次北征,太尉可与韩通将军商议,侍卫亲军和殿前军各留部分禁军,由韩将军主持留守京师,其余各部,由太尉统领前往御敌。”
    赵匡胤问道:“如何御敌?”
    赵普道:“其一,家贼必防。
    殿前军可由石守信、王审琦等部留守京师,太尉刚刚接管军政,如果不留下两名心腹大将在朝中,唯恐有变。
    那张永德被夺了军权,相位也是有名无实,他肯甘休,其他将领恐怕也想趁乱争权。
    其二,令太尉的心腹大将慕容延钊率所部将士及部分韩通所部的侍卫亲军作为前军,明日出发,为太尉探明敌军虚实,太尉不可以身犯险。
    其三,将其余部队编为一军,由太尉亲自率领,后日开拔,缓缓进军,不必急于建功。”
    赵匡胤对赵普的建议非常赞同,入宫与韩通商议之后,开始调兵遣将。
    两日后,祭过帅旗,赵匡胤率领大军从开封出发,赵匡义、赵普、吕余庆、沈义伦、李处耘和楚昭辅等谋士也随军出发。
    几天后,赵匡胤统率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下令扎营休息一夜之后,再继续前进。
    半夜,突然下起了大雨,一下就是好几天。
    元帅帐内,赵匡胤正一个人喝着酒,喝着喝着,掌书记赵普突然来到营帐求见。
    赵匡胤连忙招呼道:“赵大人,快来陪我和一杯。”
    “多谢将军关心。”
    赵普坐下来,也不拘束,举杯喝了满满一杯。
    赵普喝完,道:“太尉,开封府里,现在是谣言四起,许多人都在说,‘都检点做天子’、‘赵氏合当天子’啊。”
    赵匡胤道:“‘都检点做天子’,那不是说张永德的吗?‘赵氏合当天子’更遥远了,这可是十年前有人为了陷害赵凤而散布的流言吗?怎么这种话,现在还在有人说,真无聊。”
    赵普说道:“赵普以为,不无聊。
    太尉想想,太尉本就姓赵,如今又是都检点,此二谶,不都是老百姓在呼吁太尉另起炉灶,做真龙天子吗?”
    赵匡胤道:“大胆赵普,你想陷我于不忠不义的境地吗?我杀了你!”
    赵匡胤说着,就要取件杀赵普。
    这时,赵匡义从辕门里快步跑进来,一把拉住了赵匡胤,大声道:“兄长不可啊!”
    赵匡胤大怒:“你别拦着我,我以为他是一名饱学之士,可以为国建功,没有想到,这厮竟然是个国贼!
    你让我杀了他,拿他的脑袋向朝廷表明我的忠心。”
    赵匡义道:“兄长,你以为现在还来得及吗?朝中已经议论纷纷,说兄长要夺大周的天下自立了。
    兄长就算是杀了自己,朝廷也不会相信啊。
    赵凤、张永德的下场就在眼前,兄长难道不知吗?”
    赵匡胤这才收起了剑,叹道:“那我该怎么办?”
    赵普道:“太尉,如今,就是太尉不反,天下人也都以为太尉要反了。
    不如来个假戏真做,反了,太尉自己做天子!”
    “不可,万万不可。
    谋反大罪,可是要诛灭九族的,我等皆为大周之臣,怎可行此忤逆之事?”
    赵匡胤坚决不同意。
    “太尉,天降大雨不让太尉进军,就是要太尉称帝,以天子之命讨伐契丹。
    可是太尉无法进军,则给朝廷留下了御敌不力,畏惧不前的口舌。
    当下局势,太尉已经是进退两难了。
    再加上城中的谶言,朝廷的猜忌,太尉想一想,就算冒雨前进,剿灭北汉、契丹,朝廷一样会杀了太尉啊!”
    赵普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