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雷霆万钧 (第2页)
李重进正准备治装随陈思诲入朝,部将们却极力劝阻。
参军翟守珣道:“将军乃周太祖之甥,福庆长公主之子,手握重兵,在军中一言九鼎,威信极高,赵匡胤是害怕将军煽动各地的将领造反,才如此重重赏赐将军的,并不是真心倚重将军。
将军万万不可入朝,一旦入朝,末将唯恐将军遭遇不测啊。”
李重进听罢,犹豫不决。
监军安友规道:“将军乃大周名将,当年若不是太祖皇帝偏心,早已经立将军为太子了。
当初,将军与驸马张永德,同为掌军大将,若非张永德早有僭越之心,屡次在太祖皇帝面前进谗,诬陷将军要谋反,皇帝之位,本该是将军的。
将军南征北战,为大周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
若非有将军,大周也没有执天下牛耳的庞大势力。
将军乃是大周第一功臣。
将军的哥哥李重兴,官至深州刺史,将军的弟弟李解州重赞乃是刺史,将军的公子尚食使延福也是声名赫赫,将军一族,就拥兵四五十万。
若将军再与潞州节度使李筠联合起来,将军自扬州北上,而李筠从潞州南下,形成两面夹击之势,瞬息之间,就可以将赵匡胤碎尸万段。
将军与那赵匡胤,都是一方节度使,同居太尉要职,兵力相当,再加上四面八方的爱国志士,必然可以清君侧,得天下。
将军有何须向出身寒微的赵匡胤低头称臣呢?”
(【注】元代脱脱所著的《五代史》中说,张永德曾向周世宗柴进进言李重进有反意,但是周世宗却置若罔闻,依旧重用李重进。
张永德则应为“都检点做天子”
的谣言,疏远了张永德。
本书因叙述需要,将张永德进谗之事,转加到郭威身上。
请见谅。
)
李重进点头称是。
虽然他与安友规素来不和,可是,安友规这几句话,说得合情合理,他如同黑暗之中骤然发现了曙光,高兴地道:“安监军的话真是醍醐灌顶,让本帅拨云见日啊。
只是,要到李筠处谈判,何人最为合适呢?”
参军翟守珣道:“将军,某虽不才,愿为将军前去说服李筠,一同攻宋。”
“翟参军不但文笔一流,而且舌灿莲花,足智多谋,有翟参军前去,大事必成。”
李重进脱下自己的长披肩,给翟守珣披上,道:“有劳参军了。”
翟守珣乃李重进的心腹,有他出马,李重进自然放心。
当夜,翟守珣就领着一队人马,出使潞州,去见李筠。
翟守珣一走,李重进就把赵匡胤派来的使臣抓起来囚在禁中。
若非有不斩来使之说,李重进早将陈思诲杀之而后快了。
就在此时,监军安友规却带着一小队人马,趁夜骑着快马,从北门杀出去。
交战之中,数十名校尉、军士被李重进属下活捉,因为他们心向大宋,被李重进全部处死。
安友规在战友们舍命相护之下,突出重围逃了出去,向赵匡胤禀报李重进、李筠将联手反叛的机密大事。
数日之后,翟守珣从潞州回来了。
李重进问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翟守珣道:“李筠已经同意与将军联手,一起反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