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没有杀她。
    符氏感激郭威的不杀之恩,又因为郭威与其父是故交,而现在已经是夫家败亡,已经无家可归了,便认郭威为义父。
    符氏后来与父母团聚后,母亲认为相士之言导致她夫家被灭门,说她乃是不祥之身,多次劝她削发为尼,多行善事。
    符氏却说:“死生有命,一切都是上天注定了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何必妄毁形发,行此不孝之举呢?”
    其母也奈何不得。
    符氏生的美丽万分,秀丽端庄,而且贤明大度,柴荣早有耳闻,倾幕不已。
    正好他的原配刘夫人这时候死了,柴荣便央求郭威便向符家提亲。
    符氏素闻柴荣的英名,听说义父亲自为自己提亲,要她嫁给郭威的义子柴荣,心中无比欢喜,随后被柴荣纳为继室。
    郭威后来篡取了后汉,建立后周,在位三年之后就死了。
    由于郭威的两个儿子早年间已经战死,就将皇位传给了妹妹的儿子柴荣,改名为郭荣。
    柴荣即位之后,符氏被册为皇后。
    婚后两情相悦,很得世宗的尊重和喜爱。
    周世宗道:“皇后,朕世宗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可是朕的子嗣都还小,宗训最为年长,也只年仅七岁,而市井之间,一直谣传‘都点检做天子’的谶言,朕十分忧虑。
    前朝石敬瑭是唐明宗的女婿,石敬瑭一死,他就篡夺了帝位改朝换代。
    张永德也是先帝的女婿,朕只是先帝的内侄,亲缘上,张永德比朕更与先帝亲近,而且他功高位重,他作为殿前都点检,是总领殿前军及统率出征各军的最高将领,如果他借助职务之便、与先帝的亲缘关系和市井流言劫取帝位,没有人能够阻拦他。
    朕最为忧虑的,就是他篡权。
    朕今日升了他的官,任命他做了宰相,用魏仁浦、范质、王溥等人牵制着他的相权,而任用对朕忠心耿耿,在军中威信不是很高,却又能征善战的赵匡胤,分了他的兵权。
    朕估计,此人已经被朕制住,没有了兵权,又受到各种牵制,就算他有通天之能,也威胁不到皇儿的帝位了。
    在诸多的领军大将之中,最有威望而又手握重兵的李重进,朕已经将他调出京师,出镇淮南驻守扬州,扼住南唐、吴越,以防这两国趁乱,来攻取我大周。
    有李重进在,可保南面无敌。
    朝中的侍卫亲军,朕交由副指挥使韩通统领,殿前军,则由赵匡胤来统领,朝廷内外之兵及两支禁军之间,可以相互制衡。
    这样,文臣之间、武将之间、文臣和武将之间,都能够相互制约,任何人企图谋朝篡位,一时都难以得逞。
    侍卫亲军和殿前军,乃是皇家的禁卫军,交给任何一个老将,朕都不放心。
    禁卫军是保卫皇宫,保卫皇帝的最后一道屏障,交给韩通、赵匡胤这两位在军中资历尚浅的将军统领,谋逆的可能性不大,就算想篡逆,有诸多牵制,他们也难以成功。
    这样,朕也就放心了。
    朕走了之后,皇后垂帘听政,这些方略,不可擅改,可记住了?”
    符皇后含泪点头,道:“臣妾一定牢记在心,不敢有违。”
    周世宗又道:“皇后,朕一生戎马,最担心的,就是这些武将恃强凌弱,欺负你们孤儿寡母。
    朕能够谋划的,也只有这最后一次了。
    可是,再十全十美、天衣无缝的谋划,也会因时而变,不可掌控。
    如若以后,大周不保,皇后万万不可为那不可永固的江山,而抛弃了不可复得的生命,你要保护好自己,也要保孩子们周全。”
    符皇后道:“是!”
    周世宗拉过七岁的儿子柴宗训,抚摸着他稚嫩的小脸蛋,说:“父皇把天下那么重的担子交给你,你怕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