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昌全市委告状遇推诿瑞林无奈指示找钟毅 (第2页)
我魏昌全对天誓,愿意接受组织的任何处理,绝不皱一下眉头!”
魏昌全一边说,一边用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胸脯。
林华西淡然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无奈与包容,摆了摆手说道:“好啦好啦,昌全同志啊,就算郑红旗在通知调整你城关镇书记的时候,没提前跟你通气,这也没违反组织原则呀。
组织上可没明文规定,调整干部岗位就得征得本人同意。
要是本人不同意,这岗位就不调整了?工作还怎么开展?所以说,你反映的这点情况,实际上站不住脚。
只能说红旗同志是从工作实际出,来决定要不要提前通知你。”
林华西的语气依旧平稳,让人难以辩驳。
魏昌全仍然不依不饶,他向前探了探身子,几乎半个身子都快探出椅子,说道:“华西书记,我现在有铁证如山的理由,怀疑郑红旗与齐永林之间存在不可告人的非法利益勾当。
要不然,按正常逻辑,凭啥东投集团就能和联营公司搞合作,龙腾集团就不行?这到底是他歧视民营企业,还是背后藏着见不得人的利益勾结啊?”
林华西本身曾在企业任职多年,以前在省煤炭工业局的时候,还兼任着省煤炭集团总公司的重要职务,后来政企分离,两家单位才各走各的路。
他清了清嗓子,喉咙里出一声低沉的声响,说道:“说郑红旗同志与齐永林同志存在非法的利益输送,昌全啊,你这个结论可仅仅只是靠你的猜测,没有任何实打实的证据支撑啊。
你仔细想想,东投集团在全市那是第一梯队的骨干国有企业,资产规模庞大,经营理念也先进,那都是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认可的。
龙腾集团呢,是民营企业。
换作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人来权衡,肯定第一时间想到优先和东投集团合作经营嘛。
红旗同志肯定也是站在联营公司的长远展角度来考虑这个事儿的。”
林华西作为纪委书记,对龙腾集团公司也略有耳闻。
这是家成立多年的地方性企业,由周鸿基的儿子周海英负责运营,在业内势力不小。
虽说大家平日里嘴上都绝口不提,但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家公司前些年不过是个跑运输、做餐饮的小打小闹的皮包公司,如今却能一跃成为东原名气最大的民营企业,这背后少不了周鸿基甚至周海英自身的人脉光环以及唐瑞林的大力扶持。
至于这家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到底咋样,很多领导其实都不太清楚,只知道个大概。
从负责任的角度出,林华西内心深处更加倾向于联营公司与东投集团的合作,他觉得这在情理之中,实属正常。
魏昌全继续说道:“华西书记,我真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跑到您办公室来瞎咧咧、乱反映情况。
我是真心实意、掏心掏肺地为联营公司的未来考虑啊。”
林华西其实并不想过多掺和这件事情,毕竟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过敏感、棘手了。
一方是周鸿基的秘书,唐瑞林的心腹,在市委大院的二代干部中也算小有名气、有点影响力的人物;另一方则是钟毅书记和永林市长共同信任、委以重任的干部。
这件事情要是闹到纪委,对双方来讲,大概率会是两败俱伤、没有赢家的局面。
林华西微微皱了皱眉,眉心挤出几道深深的纹路,语重心长地说道:“昌全啊,这么说吧,你反映的这些情况,到我这儿都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我们纪委主要查的是财经纪律、生活作风的问题啊。
可眼下你所说的这些,都没有真真切切的证据嘛。
昌全同志,我给你个建议,你去隔壁办公室,找学武部长,或者找瑞林书记谈谈心,聊聊天,把你心里的疙瘩解开,这事儿也就翻篇儿了。
没必要跑到我这个纪委办公室来,把事儿闹大,最后反倒伤了同志之间的和气。”
林华西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指了指隔壁办公室的方向,眼神中满是关切,就像一位长辈在为晚辈指点迷津。
魏昌全说道:“华西书记,我觉得事情绝非表面这么简单,你们完全可以深入调查嘛。
只要下功夫去查,就肯定能查出蛛丝马迹的。”
林华西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一丝不悦,原本平和的脸色微微一沉。
他在心里暗暗感慨,这个魏昌全今天是着了什么魔,竟然跑到市委来举报县委书记。
就凭他这几句没有根儿没据的话,就想让市纪委兴师动众去调查,简直是荒唐透顶、愚蠢到家了。
林华西强忍着内心的不满,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昌全同志啊,你没明白我的意思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