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总,我是饶州横县的,我们那里有许多村落特别的落后,有一些村子直接建在山上,对外交通不便利,农业也不发达,这一点,该怎么解决呢?”
    一位饶州的大佬问道。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向楼小房。
    “这个问题您太看得起我了,我就是一个生意人,只能用自己的手里的资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楼总,你可是有名的经济学家,谁不知道你在经济方面的建树?”
    那大佬笑了笑,楼小房自贬,他当然不能顺着他的话说。
    “是啊,楼教授,就当聊天说说呗。”
    好家伙,楼教授都出来了,看来今天不说个一二三四五出来,他们是不会罢休了。
    楼小房心累,又当老板,又当推销员,还要当经济学家,现在连主政一方的大佬都过来问自己问题了。
    他现在的身份地位,一言一行都带着成功者的光环。
    若是随便说说,他们听进去了,那就麻烦了。
    毕竟特色经济小镇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
    科技助农也的确帮助了很多乡村致富。
    “可以说说是哪个村吗?”
    那大佬说道:“横县和平乡余村!”
    楼小房把手机放在桌面上,“盘古,调出当地的图片!”
    旋即手机投影和平乡余村的全息投影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
    众人都停止了用饭。
    政界大佬关注的是楼小房会怎么说。
    商界大佬关注的是楼小房的手机和人工智能。
    楼小房看了一下余村的情况,的确有点糟糕。
    村落建立在绵绵不绝的山上。
    全村大概有二三百户,零零散散的住在各个山头,山路蜿蜒。
    这些图片,是助农的时候拍下来的。
    “调出当地助农数据!”
    楼小房看了看余村助农的数据,虽然才刚开始半个月,但是干部早就落实到位了。
    楼家村半个月人均收入都过三千了。
    这边才堪堪一千。
    看了半个月的收入图,甚至还有下跌的趋势。
    “调出干部收集的资料。”
    楼小房一看,当地的稻田不多,大多都是山,菜地也是在山上开垦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