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晷的晷针缓缓移动,其倒影精准地指向了午时三刻,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
    左都御史刘宗周手持刑册,神情肃穆,红笔一挥,皇太极、代善与沈槯的名字被永远地从人间抹去。
    他高声宣布:“时辰已到,行刑!”
    随着这一声令下,三名训练有素的刽子手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各自的目标。
    面对沈槯的刽子手,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他用手轻轻遮住沈槯的双眼,低声道:“沈总兵,小人知道您冤屈,但职责所在,还望您体谅。
    去了那边,莫要找小人的麻烦。”
    沈槯内心波澜不惊,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他无怨无悔。
    回顾往昔,若时光能倒流,他或许会避免那些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但为了心中的信念与挚爱,他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刷!
    刷!”
    两声清脆的刀响,皇太极与代善的眼皮被无情地剥去,前者面不改色,后者则痛得撕心裂肺,场面令人心悸。
    刽子手随手将四片眼皮抛出法场,瞬间引发了周围百姓的疯狂争抢,仿佛那是某种不祥的吉兆。
    正当给沈槯行刑的刽子手准备动手之际,人群中突然冲出一位青年,正是甄士道。
    他大声疾呼:“慢着!”
    这一声喊,震动了整个法场。
    刘宗周猛地站起,目光如炬,怒喝道:“大胆狂徒,竟敢扰乱法场秩序!”
    甄士道毫不畏惧,高声回应:“小人乃沈总兵之幕僚,按法场规矩,理应为沈总兵敬上一碗送行酒!”
    一旁的幕僚见状,连忙上前,在刘宗周耳边低语几句,提及法场上确有送行酒的传统。
    刘宗周沉吟片刻,终是点了点头,但语气严厉:“速去速回,不得有误!”
    “多谢大人!”
    甄士道得令,立刻转身,向身后的小莱子挥手示意:“上酒!”
    小莱子迅速从人群中挤出,手捧一碗酒,步伐坚定地向沈槯走去。
    这一刻,法场上的气氛微妙而紧张,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沈槯与甄士道身上,仿佛这一碗酒,不仅是送行,更是对忠勇与不屈的致敬。
    乾清宫内的抉择与菜市口的转机乾清宫内,崇祯帝的脚步在殿内回荡,显得异常焦躁。
    他突然停下脚步,转身急问:“承恩,现在何时了?”
    王承恩连忙躬身回应,随即吩咐一旁的小太监:“速去打探此时辰。”
    小太监匆匆而去,不久便气喘吁吁地返回,禀报道:“禀万岁爷,现下已过午时三刻。”
    “什么?!”
    崇祯帝闻言,脸色骤变,失声惊呼,“竟已过午时三刻!”
    王承恩见状,小心翼翼地问:“万岁爷,可是有何急事?”
    崇祯帝急不可耐地吩咐道:“快!
    速去菜市口,务必刀下留人!”
    “遵旨!”
    王承恩领命,随即快步离开乾清宫,在侍卫的簇拥下,策马疾驰向菜市口。
    菜市口刑场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甄士道刚为沈槯敬完送行酒,刘宗周便冷声下令:“送沈总兵上路!”
    甄士道绝望地向刀疤脸投去求助的目光,刀疤脸紧握飞镖,正欲动手,忽闻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与高呼:“刀下留人!”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队大汉将军风驰电掣般赶来,领头的正是内相王承恩。
    刘宗周等官员及围观百姓纷纷跪倒,三呼万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