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部队的兵力规模进一步扩大至3800多人。
    编制的情况暂时还是三个营的编制,但每个营都得到了特别的装备的增强和兵力规模的增强,达到了特别加强营的规模。
    即便是从兵力规模上来讲,八路军独立团的兵力已经完全不亚于与之对应的日军野战联队的兵力。
    小鬼子向来吹牛,号称什么同阶无敌,还不是因为鬼子对应中国军队的各级编制,兵力规模上占了很大的便宜?比如日军小队有54到72人对应的中国军队的一个排却只有32人左右。
    日军中队有200人左右兵力,而对应的中国军队的一个连往往只有100余人。
    这就偷偷的占了100人左右的便宜。
    到了日军大队更离谱,鬼子的一支满编野战大队兵力是1100人左右。
    而八路军的常规作战营,有百人已经算得上是加强营了。
    再加上装备方面的劣势。
    怎么打?到了日军联队,齐装满员的情况下,兵力在3800人左右,而八路军的常规作战团,即便是像八路军386旅771团772团那样上了国军战斗序列的老牌主力团的兵力,也不过2000余人。
    而常规的八路军主力团,也就是像最初的独立团,新一团那样,仅有千余人的队伍。
    即便是国军方面,中央军方面的一个主力团,兵力也就2000多人。
    所以,在兵力规模上是明显小于对应编制的日军的。
    这也就造成一种现象,在中日战场上,同编制的情况下日军往往可以压着中国军队打。
    日军大队完全可以吊打中国军队的主力营。
    日军联队则轻松碾压中国军队的主力团。
    一些精锐的日军联队,比如坂田联队,甚至在忻口会战中正面击溃过中央军的两个师。
    双方的兵力差距何其悬殊!
    这不仅仅是因为日军在同等编制的情况下占了很大的兵力优势,另外鬼子的装备优势,兵员的整体素养,也要明显胜过中国军队。
    所以……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孔捷对独立团的部队结构进行调整之后,3800多人的队伍依旧是三大步兵营,但每个营的兵力增加到800人左右。
    800人的兵力。
    已经是八路军时期,为了应对复杂的抗日环境,减小部队的后勤压力,而压缩编制之后的小团的兵力规模了。
    八路军的作战团在某时期分为小团和大团。
    小团的兵力仅有800人左右。
    大团的兵力才会超过千人,甚至达到2000多人。
    另外,孔捷特别打造了团直属的许多特殊作战部队。
    比如团直属特务连——一方面是为团部搜集关于日军方面的相关情报,另一方面,同样负责团部的警卫工作。
    这样的编制倒不是独立团特有。
    在八路军的旅部,包括师部都有相对应的特务连或者是特务营。
    总部更有直属的特务团。
    特务团团长欧团长,团内成员大多数都是经历过长征时期的老兵,战斗力极其强悍,装备水平在八路军部队里边那也是顶尖的。
    毕竟担负的是八路军总部的保卫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