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堂里。
    宋初苓站在台上,激情演讲:“目前我国农作物收割、脱粒都是单独分两个设备进行操作的。
    那我们收割机厂为什么不设计一台集收割、脱粒和筛选任务为一体的收割机呢?这样不但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力需求、降低粮食损失……”
    众人听得心生向往。
    但很快就有技术人员质疑:“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似乎还达不到吧?”
    单是目前研究的清选功能,就已经卡住他们很久了。
    “你们目前的技术水平确实达不到,但我不是来了吗?”
    宋初苓一句话就惹了众怒。
    然而宋初苓却无视台下众人的怒火,开始讲述方案中一体化收割机的工作原理:“收割机主要包括切割、喂入、脱粒和筛选等几个关键步骤。
    先是切割系统,我们要在收割机前端设计一个割台,目的是将庄稼从根部割断。
    虽然你们现有的收割机都设计了割台,但还有改进空间……”
    “我们要的割台,是能够根据庄稼的生长高度自动调节刀片高度的!
    这样才能确保每一株庄稼都能被切割干净,减少损失……”
    为了增强说服力,她直接拿出了自己事先画好的图纸递给了周厂长。
    周厂长看完后,两眼放光,连忙递给技术部部长让对方确认。
    技术部部长看完后连连叫好:“这个设计真是太巧妙了!
    如果我们的切割机都换上这种割台……”
    未尽之语,大家都懂。
    显然,宋初苓给出的改良割台方案是可行性很高的!
    接下来,宋初苓又讲了喂入系统,同样有所改进。
    她拿出的图纸,让技术部的人如获至宝,争相传阅。
    技术部很多人都不喜欢勾心斗角,只埋头研究技术。
    所以他们的反应是最真实的。
    众人不由对后面的方案充满期待。
    “脱粒系统,是收割机最复杂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它的任务是将谷物从稻秆、麦秆等秸秆中分离出来。
    这个过程,我们需要依靠一个叫脱粒滚筒的设备来完成。
    关于这部分的图纸嘛……”
    宋初苓停顿了一下,望向台下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我还没来得及完成。
    因为昨晚熬了一夜,我身体不太舒服,所以上午去看病了。”
    此时众人心里犹如被猫抓了一般,心痒难耐。
    周厂长迫不及待地问道:“小宋同志,你还需要多久可以完成这部分的设计?”
    “我一个人肯定有些费劲。
    如果加上魏北望的话……”
    宋初苓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咦?对了,我的搭档魏北望同志呢?早上我让他来帮我请个病假,怎么后来一直没见到他?”
    周厂长顿时语噎。
    台下收割机厂的职工们表情也变得精彩纷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