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谁能想到他的军龄已长达九年。
    他算不上英俊,一张国字脸上满是扎手的胡须,九年的军中磨砺,使他自然地散发出一种男人的英气和军人的狠劲。
    他就出生于平城。
    六岁那年,在一次辽军冲进平城的屠杀中,他的父母都死于辽军之手,从此他便成了孤儿。
    对一个六岁的孩童来说,在战乱不断的边境,要想生存下去简直太难了。
    为了生存,他甚至吃过死人的肉,也曾差点被人当成食物吃掉。
    他完全活成了一个行尸走肉,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人关心、没人在乎。
    为了生存,他只能提心吊胆地活在阴暗的角落,为了一点点食物甚至会去拼命。
    直到他十岁那一年,两个让他感激一生的人带给了他新的希望。
    那年的游明远快死了,发着高烧,打着摆子,蜷缩在街边一个角落里瑟瑟发抖。
    三天水米未进,饥饿已经使他快失去意识了。
    这时,一只粉嫩的小手拿着一个馒头递了过来。
    他一辈子都忘不了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一个稚嫩的声音说道:“你饿了吧?给你。”
    自从他父母死后他第一次流下了眼泪。
    “叔叔,这个哥哥好像病了,他好可怜呀,你救救他吧!”
    那个小女孩对他身后的一位三十来岁的男人央求道。
    “好吧,丫头你也累了吧?那我们就在此逗留几日。”
    男人蹲下身疼惜地摸了摸小女孩的头。
    于是,他给游明远请了大夫买了药,病好之后见他体质瘦弱,又教了他一套强身健体的法门和三招枪法。
    游明远要拜他为师,他不肯。
    想要跟他们一起走,他也不肯。
    他告诉游明远,跟着他们很危险。
    一直送到城外,他见游明远很是伤心就对他说:“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父母之仇怎可不报?你长大后,若能斩掉一千辽兵头颅,为你自己父母报仇后便可来寻我,那时我就收了你这个徒弟。”
    直到他们离开平城去往西辽之时,他都不知道他的姓名,只知道小女孩当年只有三岁半,小名叫做“山山”
    。
    从此,游明远有了一个希望,也有了一个目标。
    他要先报仇再报恩。
    一满十六岁,游明远就加入了边军。
    九年来他杀敌九百九十人,战功卓着。
    若是要凭军功换取官职,他早就已经是千夫长甚至校尉了。
    他带过的兵很多都已经是百夫长、千夫长了,但他为了杀敌一直不愿升迁,就在最前沿做了一名斥候队长。
    但他在整个平城边军中的名气和威望,那是连军中统领都比不了的。
    “千人斩游黑子”
    在整个西征军北大营,那都是赫赫有名的。
    还差十人,他就能达到心目中师父对他的要求为父母报仇了。
    接下来他便打算去西辽寻找他们,拜师、报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