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您的逻辑来说,那您是不是连自己的父亲也瞧不起了呢?毕竟您的父亲可是做了半辈子的工匠。”
    听了这席话,严于己顿时哑口无言
    “你的孝心跑到哪儿去了?你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不能接纳和认可,如果你真的尊敬你父亲,为什么就不能尊重那些工匠呢?
    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地生活,没亏欠过任何一个人。
    他们养活着家中的一大家子,为了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既付出了体力劳动,又付出了尊严,何时有过半句抱怨?
    那么,为什么他们就不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呢?”
    讲完这些话后,躺在床上的老母亲也开口道:“严于己,你真是忘本了。
    你以为供你念书真的就全靠那几亩薄田吗?
    你以为家里能有些许储蓄,就全是种田得来的吗?
    我告诉你,那些积蓄都是你父亲当年做木匠挣来的。
    你难道不清楚,你父亲从小你就知道他是咱们村里有名的木匠手艺好吗?
    多少人家的木匠活儿还要请你父亲来做。
    你以前也曾赞美过你父亲的手艺。
    就算家里种田,就算不能再公然做木匠活,可为了补贴家用,你父亲也没少偷偷帮人打造家具。
    难道在你眼里,你父亲就这么低下吗?
    他可是为了养育你,劳累过度而去世的啊!”
    听到这些话,严于己的脸瞬间变得通红。
    他的父亲一生辛勤劳作,终于把他抚养成人。
    可是父亲还没来得及享受生活,就已经离世。
    他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好好孝敬父亲。
    在他父亲弥留之际,还特别叮咛他一定要好好侍奉母亲。
    然而到现在,他却因为自己的固执,轻视工匠,让自己的母亲病重受苦。
    他真的有点不孝。
    一想到这,他立刻充满了深深的愧疚。
    林幼薇又说:“这次给你们的钱,并非所谓贿赂。
    不过是按照大人所讲的,提前预支了几个月的工资罢了。
    让你们指导工匠,并不是要侮辱你们,而是要告诉你们,工匠也应当受到相应的尊重。
    我们都尊重工匠,都认识到工匠的价值,这才是对大明王朝最好的回馈。
    你身为礼部官员,如果真能为大明王朝培养出几个出色的工匠,那才不会辜负你的追求和抱负。
    我相信很多工匠,他们的贡献远超你们这些读书人。
    只是你们这些读书人,沉浸在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框架里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