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翰头皮发麻,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挪不动道。
    【主人莫慌,他可能是npc,听口气像是在打机锋。
    你只要答对了就不会有事。
    】非非的话让张哲翰冷静下来,“那我该怎么答?”
    【我的资料库里有全部佛家公案,我会将参考答案打在光幕上,你可以自行斟酌。
    】张哲翰一下子心里有了底,转过身去,小心翼翼进了塔门。
    白塔和寻常佛塔不太一样,巨大的塔身内部是中空的,没有分层,圆形塔厅足有五六百平米,一根粗大的柱子直通塔顶,塔壁一圈燃着青灯。
    正面一座佛龛,上面却没有佛像,而是供奉着一个一尺见方的印盒。
    佛龛前十几米的地方,盘坐着一个僧人,背对着塔门,看不清面容,只能看见他身上穿着的黑色袈裟。
    佛教中僧人的衣着分三色,黄色、棕色和黑色。
    穿黄色袈裟的是初出茅庐的僧人,棕色袈裟是给已经有一定成就的僧人穿的,穿黑色袈裟的一定是高僧大德。
    张哲翰蹑手蹑脚走到僧人旁边,这才看见他的样子。
    这是个很老的老僧,看不出年龄,双手合十,闭着眼睛,面容枯槁,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两道长长的白眉垂了下来,神态古朴而深沉,犹如一尊饱经风霜的古老铜像,让人感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和安详。
    老僧的面前有一张方方正正的石桌,桌上只有两个陶制茶杯,没有茶壶,茶杯里没有茶。
    石桌对面还有一个蒲团,一看就是为来访者准备的,张哲翰在蒲团上坐下,双盘腿,五心朝天。
    “施主欲往何处?”
    老僧又问道。
    “风吹往何处,我就去何处。”
    张哲翰在光幕上选了一句话答道。
    “若无风,施主欲往何处?”
    “脚走到哪里,我就去哪里。”
    “脚要是不走,你去哪里?”
    “去吃茶。”
    老僧深陷的眼眸突然睁开,深邃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
    清脆的风铃声从塔顶传来,在塔厅里听得异常清晰,老僧又问:“塔上风铃因何而响?”
    “风吹铃响。”
    张哲翰秒答。
    “是风响还是铃响?”
    “都不是,是心在响。”
    这段机锋的典故出自《六祖坛经》,原文是“时有风吹幡动。
    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
    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只不过把“幡动”
    变成了“铃响”
    ,没什么难度。
    【接下来无论他问什么,你都回答“吃茶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