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治理御史台五
陈琦:“明明没有授予实衔的必要,还非要带上一顶实衔的帽子,接受实衔的考核。
那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如果我们将授予的实衔改为虚衔,那么就可以在官秩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原本的五品没有任何实际权利的实衔,在改授虚衔后,就可以改授为四品或者四品以上的虚衔。”
“改授虚衔之后,不仅俸禄提高了,相对应的福利待遇也远远要强于之前的虚衔。”
“如果非要说改授虚衔后,你们失去了什么,可能就是上早朝面君的机会了吧。”
“可是,我刚才不也说过了吗?今后,御史台的御史,每年呆在京中的时间不会超过三个月,其余的时间你们基本上都是需要下到道、州、府、郡、县中去暗查的,你们能上朝的机会可以说屈指可数了。”
“有回京的那点功夫,还不如多陪一陪家人,串一串亲戚呢,访一访朋友呢。
上朝耍嘴皮子,刷存在感,有啥意思呢?”
“至于你刚才提到的晋升问题,其实我刚才已经说过一部分了,如果你指望,靠着那一片黑的考评结果得到晋升的机会;你还真不如盖一个厚一点的被子,做梦来的实在。”
“朝廷之前的官员考评体系,对于御史台的言官来说是完全不适用的,其中的好几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完全是和御史台官员的工作职责完全相悖的。”
“比方说,在官员考评体系中,有一条考核指标叫做同僚满意度,是指其他朝臣对于被考核着的评价。
这个评价包括工作当中的沟通交流能力,协调能力和协作能力等。”
“最近十年中,御史台的言官在同僚满意度的调查中,得到甲等评价的百不足一,得到乙等评价的百不足三,得到丙等评价的十不足一。
而丙等以下,就代表着非常不满意了;也就意味着这项考核不达标了。”
“那好,我们就来说一说,御史台的言官们的同僚满意度调查为什么会那么差?”
“究其原因,这跟御史台的言官们的工作职责有着密切的关系。”
“御史台的言官,说白了就是在给朝廷官员们的工作挑刺,其他部院的官员们,但凡在工作中有一点不合规,不守法的地方,御史台的言官们就需要在,是陛下转给我的。
那份奏章里,御史台的言官们将丰都驿说成是鱼米之乡,风水宝地。
说我去丰都驿就是享福去的,是去吃喝玩乐去的。
陛下这么安排,是对丰都驿百姓的不负责任。”
“好家伙,我都敬佩他们胡说八道的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